|本文由:山前村福鼎白茶原创
|作者:念子
今日茶室来了位漂亮的福州小姐姐,她说平时在福州大部分时候都是喝岩茶,偶尔也会来点正山小种。于是我特意泡了杯白茶中的贵族——白毫银针给她。她抿了一口,笑着说:“甜甜的。”我顺势打趣:“要想容颜不易老,白茶可别喝太少。”

没想到,小姐姐突然指着茶杯,一脸疑惑:“念子,你看这茶汤里怎么都是毛,是不是制作不干净?我平时喝的茶都不会这样。”这一问,倒让我意识到,是时候好好科普一下“茶毫”这个容易被误解的茶界小知识了。
一、茶毫究竟是什么?茶毫,也叫茶毛、茶叶茸毛,是茶叶芽尖上细小的绒毛。它就像茶树的小卫士,长在幼嫩芽叶的下表皮。这些细小的绒毛,不仅是茶树品种特性的体现,还藏着丰富的营养,像茶氨酸、茶多酚等都在其中,在很多情况下,它还是衡量茶叶嫩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鲜叶越嫩,茶毫就越多。
二、哪些茶有茶毫?茶毫多的茶,大多有个共同特点——嫩度高。像高等级工夫红茶和高等级名优绿茶里“金毫显露”和“白毫明显”则为佳品;还有白茶里的白毫银针、白牡丹,白毫突出。不过,并非所有茶都追求茶毫多。比如龙井茶,在加工时有“辉锅”工序,会刻意磨掉茶毫,以此形成独特品质;乌龙茶、普洱茶、黑茶等,采摘的是已展开的“开面叶”,原料相对粗老,茶毫自然少,太嫩反而做不出它们特有的风味。
三、茶毫对品质有影响吗?茶毫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可不小,它是构成茶叶外形、香气和滋味的重要因素。从外形看,白茶的白毫、红茶的金毫,让茶叶更美观;从内质讲,茶毫多的茶,像绿茶,茶汤滋味更鲜爽,香气更高扬,而且在某些茶里,茶毫多少还直接和等级挂钩,比如碧螺春等级越高,茶毫越多。
四、没有茶毫就不是好茶吗?当然不是!茶叶品质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有些茶因工艺要求,会去掉茶毫;有些茶原料特点决定了茶毫少。不能单一地用茶毫多少来判定所有茶的好坏。
五、毫香的来源茶毫的氨基酸含量比茶叶本身还高。冲泡时,这些物质融入茶汤,就形成了独特的“毫香”,还提升了茶汤的“鲜爽度”。
六、茶毫多茶汤一定浑浊吗?这里要澄清一个误区,茶毫多导致的“浑”和茶叶品质不好带来的“浑浊”完全不同。茶汤中布满细微、上下浮动的茶毫,但汤体本身清澈透亮,这是高品质茶毫显著茶叶的特征;而茶汤浑浊,汤体不通透,可能是工艺缺陷引起的,是品质问题。如果想避免茶毫过度脱落导致汤浑过重,冲泡时可以采用环壁注水或上投法,别让开水直冲茶叶。

所以啊,下次再看到茶叶上的“毛”,别再简单地觉得“脏”或者“好”,要根据具体的茶叶种类综合判断。理性看待茶毫,它是有用的参考指标,但不是绝对标准。这样才能真正选对茶、喝明白茶。
感谢您的阅读!想了解更多与白茶相关问题,欢迎关注【山前村白茶l念子茶研社】,期待与您分享更多精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