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绿茶造假地图曝光!这3种“名茶”90%是假货,一招辨真假!

文/编:我才是奶龙

我有个朋友特别爱喝绿茶,尤其是江浙一带的名茶,像碧螺春、龙井、安吉白茶这种听着就高大上的名字。

可前阵子他跟我吐槽,说自己在网上买了点“便宜又正宗”的碧螺春,结果泡出来一股怪味,喝了两口就扔了。

后来一聊才知道,假茶这事儿在名茶圈子里早就不是新闻了。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那些花里胡哨的造假套路是怎么回事,还有个简单招数,帮你一眼看出茶是真是假。

我琢磨了一下,江浙名茶里头,假货最多的估计得数这三类:苏州洞庭山的碧螺春、杭州西湖的龙井,还有浙江安吉的白茶。

别看它们名气大,水可深着呢。

先说碧螺春吧。

真正的洞庭山碧螺春,那可是太湖边东山、西山那块地儿种出来的,成本高得吓人,一斤得好几千。

可市场上几十块、百来块的“碧螺春”多得是,你觉得可能吗?其实这些大多是外地茶冒充的,比如四川、贵州那边运过来的,甚至还有人拿去年的陈茶染个色、撒点滑石粉提亮,愣是装成新茶卖给你。

接着是西湖龙井。

听说过一句话没?“龙井十有九假”。

这话夸张了点,但也差不离。

不少商家拿丽水、江苏甚至福建的茶叶冒充西湖产的,还有的把低档茶标成特级,糊弄不懂行的人。

更别提有些茶农残超标,喝着都让人心里发毛。

安吉白茶也跑不了。

外地茶假装本地货是常事儿,有些还用高温把茶叶炒得“白”一点,看着像那么回事,可喝起来寡淡无味,跟正宗的差远了。

还有人干脆加点香精,闻着挺香,泡出来却齁得慌。

说到辨别真假,其实有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我试过好几次,准得很。

就是拿手指蘸点水,然后轻轻搓一下干茶。

真茶啥事儿没有,颜色自然,茶毫白乎乎的。

可要是假的,尤其是染过色的那种,手指头立马变绿、变黄,甚至蹭出点红,工业色素藏都藏不住。

不过有些茶加了滑石粉增亮,搓不掉色,但你泡一泡就知道了。

茶汤浑得跟刷锅水似的,搁那儿一会还能看见白乎乎的沉淀,那肯定不是好货。

我琢磨着,要喝到真茶,得多留几个心眼。

产地得看清楚,比如碧螺春就认准苏州吴中东山、西山,龙井得是杭州西湖那片地儿,安吉白茶也得是浙江安吉正宗的。

别信那些“某某山手工茶”之类模棱两可的说法,没地理标志的,多半不靠谱。

还有,价格也是个硬指标。

特级龙井芽叶得占九成以上,碧螺春特一级得是嫩芽刚冒头的那种,成本摆在那儿,低于两千块一斤的“核心产区茶”,十有八九是忽悠人的。

买的时候最好找靠谱地方,像品牌直营店或者产区合作社,我听人说过苏州东山的御封茶厂、杭州的狮峰茶厂都不错。

散装茶就先谢绝了,谁知道里面掺了啥。

说到底,江浙名茶假货多,无非是拿次货冒充好茶,再加上个假产地唬人。

染色这招最常见,但也好破——湿手搓一搓就露馅了。

加上认准产地标识,基本上能躲开九成假货。

不过我还是想劝一句,喝茶这事儿,别光盯着名气大的使劲儿掏钱。

便宜没好货,但贵也不一定靠谱。

像浙江松阳的银猴、安徽舒城的小兰花,这些小众绿茶味道也不赖,性价比还高,喝着舒心又不伤钱包。

毕竟,茶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你要是也爱喝茶,不妨试试这招,下回买茶时搓一搓,保准心里有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