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鸦片战争,或许是一场由茶叶引发的贸易战。”
1836年英国议会一封档案曝光,揭开了尘封的历史真相。
中国茶叶曾吸干英国白银储备!
东印度公司总裁查尔斯·格兰特曾说:“我们每年向中国支付的白银,可以买下整个苏格兰!”
这份编号为《Parliamentary Papers 1836, Vol. XLIII》的档案,揭开了一个让英国人不愿回忆的事实。
19世纪初,全球90%的茶叶产自中国。

英国人为了一口红茶,几乎流干了国库的血!
《东印度公司贸易账簿(1781-1833)》显示:
1793年,英国对华茶叶进口量占全球总量的89.7%。
单年支付白银最高达2300万两(折合现代人民币约460亿元)。
茶叶关税占英国财政收入的10%,相当于整个皇家海军的军费。
英国下议院1834年《对华贸易特别委员会报告》中写着这样一段话:“中国人用树叶换走了我们的白银,而我们连一片茶树叶子都种不出来!”
广州十三行的账本记录着触目惊心的数据:
一船武夷红茶(300吨)利润=东印度公司全年股息
英国商人必须用现银交易,中国拒收任何工业品 。
1720-1839年,英国对华贸易逆差累计3.2亿两白银
更致命的是价格操控权!
《清代广州十三行档案》记载:
1784年武夷茶每担售价26两,1833年暴涨至48两
英国人均茶叶消费量却从0.5磅飙升至2.5磅
当英国国库白银即将见底时,东印度公司亮出獠。
用印度鸦片换茶叶!《鸦片贸易档案(1799-1837)》显示:
1821-1837年,鸦片走私量从4000箱暴增至4万箱
鸦片战争前中国每年外流白银600万两。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2.3万箱鸦片,90%产自英国殖民地。

但即便用鸦片平衡贸易,1839年英国对华白银净流出仍达980万两(剑桥大学《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研究》数据)。
站在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的茶叶展厅里,看到那些精美的瓷器时,我不禁在想。
它们是否记得:
每1磅茶叶需要5.5磅白银兑换(1830年广州价)
英国工人为喝茶每天多工作2小时(《英国劳工阶层状况》1845年)
中国茶农炒制1斤茶叶流1.5升汗(福州海关1882年报告)
当人们在星巴克喝着伯爵红茶时,是否会想起:每一片茶叶都浸泡着两个帝国的血泪!
参考文献:
① 1801-1833年中国茶叶占英国进口总值60%-90%(伦敦经济学院数据库)
② 1836年英国人均茶叶消费量是法国的18倍、德国的23倍(《欧洲消费史研究》)
③ 东印度公司茶叶利润率长期保持*400%-600%(哈佛商学院《全球贸易案例集》)
④英国议会1836年《对华贸易报告》
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粤海关志》
⑥东印度公司档案IOR/G/12/195)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