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茶叶起源最早,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商朝。从唐宋的蒸青茶,到明朝的炒青黄茶,黑茶,红茶。再到清朝的白茶,乌龙茶。从商朝算起,在这长达四五千年的时间,少说也有大几百上千种的茶。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和区分,1979年,我们的茶行业泰斗,中国现代茶学奠基人之一的陈椽教授。首次把茶叶分为了六大类,分别是: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还有红茶。

了解了六大茶类的来源,我们再来看一下,六大茶类的茶叶都有哪些代表?发酵程度又是如何的?存茶温度和保质期等基本茶叶知识,让你在品茶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第一类:绿茶
绿茶是中国最古老的茶类之一,主要代表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安吉白茶;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太平猴魁;南京雨花茶;紫阳毛尖;六安瓜片;天山绿茶;恩施玉露等。
发酵程度:不发酵
口感:鲜爽醇和
茶性:性寒
适合体质:适合体质偏热,精力旺盛,经常上火的人群
存储温度:0~10度
储存方式:密封放冰箱存储
保质期:1年

第二类:红茶
无论香气还是滋味,都有一股特别的幽劲。主要代表有:正山小种;祁门红茶;滇红茶;九曲红梅;政和工夫红茶;英红;宁红;川红;金骏眉等。
发酵程度:完全发酵
口感:醇厚甘甜
茶性:性温
适合体质:胃寒,手脚发凉,体弱以及年龄偏大的老年人
储存温度:20~25度
储存方式:密封保存,避免潮湿和异味
保质期:2~3年

第三类:青茶
青茶也就是乌龙茶,主要代表有: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凤凰单丛、漳平水仙、肉桂、水仙、永春佛手、东方美人等。
发酵程度:半发酵
口感:品类繁多,风味各异,香气浓郁
茶性:性平
适合体质:不挑人群
储存温度:20~25度
储存方式:密封保存,防潮防异味。
保质期:2~3年

第四类:白茶
白茶是最简约加工的茶类。工艺特征是不炒不揉,低温干燥。主要代表有:福鼎白茶;政和白茶;滇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等。
发酵程度:轻微发酵
口感:原汁原味,鲜爽,花香,蜜韵,清香,甘甜
茶性:性凉
适合体质:适合皮肤干燥,手脚发热,经常口渴的人群。
储存温度:25度左右
储存方式:密封保存,放置在阴凉干燥处。
保质期:10年及以上

第五类:黄茶
黄茶独有闷黄工艺。主要代表有: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君山银针;莫干黄芽;广东大叶青等。
发酵程度:轻发酵
口感:醇和有力,粘稠顺滑,鲜甜回甘
茶性:性偏寒
适合体质:适合老人,小孩,女性,包括一些脾胃功能比较虚弱的人群。
储存温度:0~10度
储存方式:密封冰箱保存
保质期:1年

第六类:黑茶
主要代表有:普洱茶熟茶、咸阳茯茶、安化黑茶、六堡茶、老青茶等
发酵程度:完全发酵
口感:香气丰富、口感柔和醇厚
茶性:性温
适合体质:可以解油腻,适合胡吃海喝人群。
储存温度:25度左右
储存方式:密封保存,防潮防异味,防阳光直射
保质期:10年以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