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有益的饮料,泡茶所用的茶叶是用茶树上的芽叶嫩尖为原料加工制成的。
一、茶叶基本知识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既是茶树的原产地,又是人类最早发现茶叶功效、利用茶叶、制作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叶自古以来是我国的三大特产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即茶、咖啡、可可)。

茶经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科学专著。《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它记述了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烹饮及器具等。

中国茶产区
我国地跨6个气候带,绝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茶叶。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我国产茶面积居世界产茶国首位;产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二、茶叶分类
1.按制造发酵程度分类可分为三种:全发酵茶(如红茶)、半发酵茶(如乌龙茶)、不发酵茶(如绿茶)。这种分法是国际上较为通用的。
2.按商业习惯分类
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紧压茶、花茶六大类。
3.按加工、程序方法分
茶叶可分为毛茶和再加工茶,毛茶又可分为绿茶、红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再加工茶类有紧压茶和花茶。

茶叶加工步骤简图
紧压茶主要以黑茶也以红茶或绿茶为原料,经过蒸压处理,加工成茶块,深受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喜欢,也称边销茶。
花茶出现于宋代,以精制后的茶叶和香花为原料,经过窨制工艺制成,花茶主要产于福建、江苏、浙江、广西等地,主要品种有: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等。
三、中国传统名茶
1.绿茶
绿茶是最古老的茶叶品种。绿茶是不发酵的茶叶,初制时采用高温杀青,以保持鲜叶原有的嫩绿。绿叶绿汤,色泽光润,汤澄碧绿,清香芬芳,味爽鲜醇。绿茶产量大,品种多,其中以西湖龙井茶、太湖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最为著名。
(1)西湖龙井

龙井
因产于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及其附近而得名。其中尤其以狮子峰所产为最佳,被誉为“龙井之巅”,每年清明节前采摘的芽茶称“明前茶”,极为名贵。龙井茶泡在玻璃杯中,清汤碧液,可见茶芽直立的特点,世人誉为“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以虎跑泉水冲泡,号称杭州“双绝”。
(2)太湖碧螺春

干茶碧螺春
太湖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上的洞庭山区,又名洞庭碧螺春。原名为“吓煞人香”,经康熙皇帝改名为“碧螺春”茶。碧螺春茶以产于碧螺峰,茶质绝佳而闻名。其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绒毛遍布,花香果味。
(3)黄山毛峰

干茶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市,是毛峰茶中之佳品。其特点是芽叶肥壮,大小均匀,银毫形如雀舌,油润光滑绿中微黄,冲泡入口醇香鲜爽,回味甘甜沁人心脾。特级黄山毛峰,又称黄山云雾茶,产量极少。
(4)蒙顶甘露
蒙顶甘露蒙顶茶产于四川省的蒙山,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蒙顶甘露”是蒙顶茶中品质最佳的一种,素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之说。
2.红茶
红茶出现于清朝,用全发酵法制成。制作的关键是渥红(发酵)。红叶红汤,香甜味醇,具有水果香气和醇厚的滋味,还具有耐泡的特点。红茶多以产地命名,以安徽祁红、云南滇红尤为出众。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
祁门工夫红茶又称祁门红茶,祁红是它的简称。主要产于安徽省祁门县及附近的东至、黟县等县。1875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原籍经商,仿效福建“闽红”制法创制成功。自问世以来,它曾经三次荣膺国际金质大奖,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祁红条索紧细秀长,毫色金黄,汤色红艳透明,叶底鲜红明亮,入口醇和,回味隽厚,味中有浓郁的既似果香又似兰花香的香气,清鲜持久,国外誉为“祁门香”。
祁红在国际市场上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茶齐名,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
3.乌龙茶
乌龙茶也称青茶,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属半发酵茶。特点是叶色青绿,汤色金黄,香气芬芳浓醇,既具有红茶的醇厚,又具有绿茶的清香。
乌龙茶的产地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台湾一带,名品有福建的铁观音、武夷岩茶,广东的凤凰单枞,台湾的乌龙茶等。
(1)铁观音

铁观音叶底:绿叶镶红边
铁观音产于福建省安溪等县,也称为安溪铁观音。茶叶色泽褐绿,重实如铁,香气特异,疑是观音所赐,便取名铁观音。外形条索壮结,呈螺旋形,身骨沉重;色泽砂绿翠润,红点明显,有天然的兰花香,俗称“观音韵”。汤色金黄明亮,耐冲耐泡,饮时入口微苦,瞬即回甘。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说法。
(2)武夷岩茶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的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
大红袍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大红袍”名枞茶树,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kē)高岩峭壁上,现仅存4株,树龄已达千年。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在每年5月13日至15日高架云梯采摘,产量稀少,大约只有11两,被视为稀世之珍。制作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并称重后签字,最后加封后由专人送呈当地市人民政府。从2006年起大红袍母树已经作为珍贵树种予以保护,停止采摘。
武夷茶艺中便于表演的18道程序:
焚香静气、叶嘉酬宾、活煮山泉、孟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
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玉液回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三龙护鼎、鉴赏三色、喜闻幽香、初品奇茗、游龙戏水、尽杯谢茶。
4.黄茶
黄茶是加工过程中采用杀青、闷黄方法。黄叶黄汤,香气清悦醇和。著名品种有君山银针等。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中君山岛。该茶的特点是,芽头茁壮紧实,挺直不曲,长短大小匀齐,茸毛密盖,芽身金黄,称为“金镶玉”。汤色浅黄,叶底明亮,滋味甘醇,香气清雅。若以玻璃杯冲泡,可见芽尖冲上水面,悬空竖立,下沉时如雪花下坠,沉入杯底,状似鲜笋出土,又如刀剑林立,再冲泡再竖起,能够三起三落。
5.白茶
白茶白色茸毛多,色白如银,汤色浅淡、素雅,初泡无色,滋味鲜醇,毫香明显。是在加工制茶时仅经过萎凋,便将鲜叶直接干燥成茶,不揉捻、不发酵。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柘荣、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名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因其外观特征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是属于仅有的白茶品种中的极品,同君山银针齐名于世。白毫银针是福建特有的名茶,因产地不同,有南北两路之分,南路银针:出自政和,北路银针:出自福鼎。
6.黑茶
黑茶是因为它的茶色为黑褐色而得名。它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黑茶是由四川生产的,系由绿茶的毛茶经蒸压制成。
目前,黑茶的主要品种有湖南黑茶;湖北老边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散茶、云南普洱茶等,以云南普洱茶最为著名。
知识窗
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饮茶习俗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真可谓“历史久远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云南大理的白族同胞爱饮三道茶,并用三道茶待客。三道茶:分三次用不同的配料泡茶,风味各异,概括为“头苦二甜三回味”,头道茶味浓且苦,故称苦茶;第二道茶甜滋滋的,故称甜茶;第三道茶麻、辣、甜、苦各味皆有,饮之使人回味,故称回味茶。三道茶喻示着人生有苦有甜,苦尽甜来,令人回味无穷。小小三道茶折射出白族同胞对人生哲理的悟性。
此外还有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同胞的竹筒茶,回族同胞的盖碗茶,藏族同胞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