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渣先别丢!学会这几招,轻松分辨茶叶好坏

平常咱们喝完茶,茶渣是不是都直接倒掉了?其实,茶渣可是判断一款茶品质好坏的关键,和看干茶、闻香气、品滋味一样,是品茶必不可少的步骤。今天,咱就来聊聊怎么从茶渣里看出茶叶的门道,以后再喝茶,可别急着扔茶渣啦!

泡剩的茶渣,在专业术语里叫 “叶底”。专业的茶叶审评,最后都会看叶底并打分。茶叶泡开后吸水膨胀,叶片恢复原本形状,这时候,茶叶的采摘、加工、存储情况,都能从叶底里看出来。那具体怎么看呢?主要从嫩度、色泽、匀度、舒展度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嫩度:芽叶比例见真章

嫩度,就是看茶叶里芽头和嫩叶的比例,还有叶片整体的老嫩程度。很多茶叶没泡开时紧紧卷缩,不好分辨芽头和嫩叶含量,泡开后看叶底就一目了然了。咱们拿起几片茶叶摊平,就能看出它的采摘级别,是单芽、一芽一叶,还是其他的。

除了用眼睛看,还要上手捏一捏。一般来说,手指捏着叶底柔软有韧性,那嫩度就好;要是感觉硬邦邦,放手后立马松开,那就说明叶质偏老。另外,叶脉平滑如绸缎的为嫩,叶脉隆起摸起来扎手的就是老叶。叶子边缘锯齿平和的嫩,锯齿状明显的就老些。叶肉又厚又软的最佳,这种大多是高山优质茶的原料,内含物质丰富;要是柔软但薄,可能是台地茶原料;又硬又薄的,品质就比较差了。

二、色泽:鲜活明亮才是好

叶底的色泽,能直观反映茶叶原料和加工的优劣。看叶底色泽,最好把几款茶放在一起对比着看,不然容易受光线、环境和个人主观因素影响。

首先,颜色要正常。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色泽要求,像绿茶,以嫩绿、黄绿、翠绿为佳,深绿色就差一些了,如果有爆点、焦叶、红叶、红梗子,或者叶片碎烂,那就更不行。乌龙茶讲究 “绿叶红镶边”,咱们可以通过观察红绿面积的比例,来判断发酵程度轻重。

其次,色泽一定要亮。这亮可不是说叶子会发光,而是一种鲜活、润泽、饱满,充满生命力的感觉。就好比早春雨后刚冒出来的树芽,那种明亮劲儿,夏天、秋天的树叶可比不了。这种充满活力的明亮,得亲眼看过才明白。

三、匀度:大小一致更优质

在看叶底的这几个项目里,匀度相对没那么重要。匀度,就是看茶叶的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是不是比较统一,这和茶叶的采摘、加工管理有关。有些茶农采茶不讲究,一把抓,那叶底看起来就大大小小很不匀整。还有些茶厂,把不同山头、不同批次采摘的茶叶混在一起加工,也会导致匀度很差。匀度差,说明采茶、做茶不够规范,或者这茶经过了拼配。

四、舒展度:工艺优劣的体现

除了上面说的几点,还要留意叶底的舒展程度。大多数茶叶制作时,都要经过揉捻或包揉等做形工序。工艺过关的茶,用开水冲泡后,叶片会自然舒展开,恢复原来的形状。像一些揉捻较重的乌龙茶,完全舒展后有点卷曲是正常的。但要是冲泡后叶底完全摊开像纸一样,或者紧缩着泡不开,那就是工艺有缺陷了。比如说,有的茶厂用重火炭焙掩盖茶叶原本的缺陷,这样的茶叶,叶底往往紧缩黑硬,咱们就能通过这点辨别出来。

另外,茶渣凉了之后,它散发的 “冷香” 也是判断茶叶好坏的重要指标哦。大家不妨留意一下,不同茶叶的冷香有啥特点。

看完这些,是不是觉得叶底里学问还挺多?以后喝茶,多观察观察叶底,说不定会有新发现。你在喝茶过程中,有没有注意过叶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