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酵茶是茶叶制作工艺的一种,它是指茶树芽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
茶叶的发酵,就是将茶叶破坏,使茶叶中的化学物质与空气产生氧化作用,产生一定的颜色、滋味与香味的过程,只要将茶青放在空气中即可。就茶青的每个细胞而言,要先萎凋才能引起发酵,但就整片叶子而言,是随萎凋而逐步进行的,只是在萎凋的后段,加强搅拌与堆厚后才快速地进行。 根据制茶过程中是否有发酵以及不同工艺划分,可将茶叶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 全发酵荼和后发酵茶四大类别。
1.不发酵茶
不经过发酵过程的茶,即所谓的绿茶。因为制作过程不经过发酵,所以气味天然、清香爽口、茶色翠绿。例如龙井、碧螺春、珠茶、明前虾目、眉茶等。
2.半发酵茶
在制作过程中将茶叶中叶绿素破坏,并使之发酵程度由 20%至70%不等,是为半发酵茶。例如:白茶(5%~10%发酵)、清茶(15%发酵)、茉莉花茶(20%发酵)、冻顶茶 (30%发酵)、铁观音(40%发酵)、白毫乌龙(70%发酵)。
3.全发酵茶
全发酵茶是指100%发酵的茶叶,因冲泡后茶色呈现出鲜明的红色或深红色。其中可按品种和形状分为下列两类:
(1)按品种分:小叶种红茶、阿萨姆红茶。
(2)按形状分:条状红茶、碎形红茶和一般红茶。
4.后发酵茶
后发酵茶中,最有名最被人熟知的就是黑茶。以黑茶中的普洱茶为例,它的前加工是属于不发酵茶类的做法,再经渥堆后发酵而制成。
茶叶中发酵程度会有小幅度的误差,其高低并不是绝对的,按照发酵程度,大致上红茶为95%发酵,制作时萎凋的程度最高、最完全,鲜茶内原有的一些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聚合生成茶黄质和茶红质等有色物质,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黄色为主调;
黄茶为85%发酵,为半发酵茶;
黑茶为80%发酵,为后发酵茶;
青茶为60%~70%发酵,为半发酵茶,制造时较之绿茶多了萎凋和发酵的步骤,鲜叶中一部分天然成分会因酵素作用而发生变化,产生特殊的香气及滋味,冲泡后的茶汤色泽呈金黄色或琥珀色;
白茶 5%~10%发酵,为轻发酵茶;
绿茶是完全不发酵的,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发酵工序,茶的鲜叶采摘后经过高温杀青,去除其中的氧化酶,然后经过揉捻、干燥制成。成品干茶保持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成分,茶汤青翠碧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