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搞懂茶叶全知识!茶小白认知课,秒变茶圈老司机!

一片小小的叶子,愣是从山里头溜达到美味爱生活人的茶杯里,而且这一溜达就是几千年,到现在还有滋有味儿,厉害吧?

茶这个世界确实挺大的,对新手来说,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什么红茶绿茶分不清楚,泡茶步骤也像在闯关。

别怕别怕!我这几天把手里头的干货整理了一下,专门给各位“茶小白”奉上这份“逆袭秘籍”!

让你用最短时间get到核心知识点,从此告别“茶盲”,轻轻松松泡出一杯让朋友都夸的好茶!

第一课:认识咱们中国的“茶家族”,一片叶子的奇妙变身记!

你知道吗?别看都是茶树上摘下来的叶子,经过不同的“操作”——也就是制作工艺和发酵程度不一样——它们就变成了性格各异的茶类。

总的来说,按官方分法,有六大基本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也叫乌龙茶)、红茶、黑茶。

如果再算上用茶做底再加工的花茶,那就像给茶叶家族添了个“后花园”,凑成了咱们常说的“七大茶类”。

这片神奇的叶子,在不同工艺下就像变魔术一样:

• 绿茶:

是家族里的“小清新”,一点儿发酵都没经历过,最大程度保留了叶子最初的鲜嫩和原味儿。

像大家熟悉的西湖龙井,泡开后叶子慢慢舒展开,那股子清香直往鼻子里钻,感觉就像把春天早上的山林搬到了眼前。

喝一口,满嘴都是那种清爽鲜活,还能回甘生津!

• 白茶:

它制作工艺特别简单,轻微发酵,但厉害的是,白茶是越放越值钱、越陈越香!

最有名的像白毫银针,干茶上满是细密的白毛,泡出来茶汤颜色淡淡的,像浅杏色,味道清淡又甘醇,喝下去感觉像在喝山泉水,清甜润喉。

• 黄茶:

黄茶有点“小众神秘”的意思。

它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的特殊工艺,让茶叶微微发酵变黄。

蒙顶黄芽就是代表,干茶颜色金黄,泡开后叶子也黄澄澄的,入口有种独特的板栗香,回甘也挺长久的。喝过的人多半会爱上它那股特别的“黄茶味儿”。

• 青茶(乌龙茶):

它属于半发酵茶,发酵程度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所以它的风味也特别丰富。

像福建的铁观音,香气特别高扬,喝着能感觉出独特的“音韵”;武夷山的岩茶呢,就带着那种酷酷的“岩骨花香”,口感层次超多,变幻无穷。

• 红茶:

它经过了完全发酵,所以泡出来的茶汤是漂亮的红色,喝起来滋味醇厚又带着天然的甜味儿。

祁门红茶就是代表,闻起来有果香,又像蜜糖香,一口下肚,整个人都暖暖的,那股子甜润的滋味在舌尖上绕来绕去。

• 黑茶:

后发酵茶,跟白茶有点像,也是越陈越香,甚至可以说是“可以喝的古董”。

普洱熟茶、湖南的安化黑茶都属于黑茶。普洱熟茶的茶汤是那种红浓红浓的颜色,带着独特的陈香,入口醇厚顺滑,喝完喉咙里甜润甜润的,回味无穷。

第二课:泡茶不用愁!这个“万能公式”赶紧收好!

很多新手朋友一到泡茶就抓瞎,其实记住几个关键点,泡好一杯茶一点也不难!

• 茶水比例:

咱们有个比较通用的比例,大概是茶叶跟水的重量比在1:50左右。

简单说,就是5克茶叶配250毫升水。当然啦,如果你的茶叶条索特别粗或者特别细,可以稍微调整一下。

• 水温: 这个很重要!

像绿茶、白茶这种比较嫩的芽叶茶,水温别太高,**80℃到85℃**就够了,免得把嫩叶烫坏,影响口感和香气。

乌龙茶、黑茶(特别是像普洱熟茶、安化黑茶这类)、还有红茶,它们比较耐高温,用100℃的沸水来冲泡,能更好地激发它们的内含物质,让茶汤口感醇厚柔甜,特别赞!

普洱生茶、白茶的老茶饼(就是放了好些年的)也适合用沸水冲泡。

• 浸泡时间: 这个得看茶类来调整:

绿茶比较嫩,**2-3分钟(玻璃杯)**就行,别泡太久。

红茶相对耐泡点,20s左右左右。

乌龙茶讲究“功夫泡”,第一泡可以稍微快点,45-60秒,之后每一泡可以在上一泡的基础上递增15秒左右。

黑茶、普洱熟茶这些,头几泡出汤要快!第一泡大概10秒就行(有时候算作“润茶”),之后可以每泡递增5-10秒。

它们特别耐泡,可以冲泡很多次。

第三课:喝茶也要“对症下药”?根据体质选茶更舒服!

咱们老话说,“茶有百味,适合最好”。

喝茶这事儿,除了追求好喝,如果能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那就更棒了!

• 如果你平时容易感觉燥热、爱上火,那绿茶和白茶就是不错的选择,它们有清热败火的作用。

• 肠胃不太好

或者天冷的时候想暖暖身子,可以试试红茶或者黑茶,它们性温,对健脾暖胃有一定帮助。

• 感觉压力山大、晚上睡不好?

据说像云南的普洱熟茶、安化黑茶这些,喝起来感觉比较醇厚稳重,有助缓解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第四课:泡茶也得讲究“排面”!茶具跟茶得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选对茶具,不光看着舒服,还能让茶的味道更上一层楼!

• 紫砂壶:

这个绝对是乌龙茶和普洱茶的“最佳搭档”。紫砂壶透气性好,保温效果也不错,能把这些茶的香气和醇厚感更好地激发出来。

• 玻璃杯:

泡绿茶、花茶用玻璃杯最合适不过了!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上下浮沉的漂亮景象,而且玻璃杯不吸味儿,能保持茶汤的鲜爽原味。

• 盖碗:

盖碗是个“万金油”选手,泡红茶、绿茶、花茶都很方便。它散热快,特别适合冲泡那些讲究快速出汤的茶类,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茶叶的原香。

• 白瓷壶/杯:

白瓷干净纯粹,不抢茶的风头。用白瓷壶或者白瓷杯来泡白茶、黄茶,最能展现茶汤本身的颜色和清淡的香气。

• 银壶:

听着就挺高级吧?用银壶烧水泡茶,据说有杀菌和软化水质的作用。虽然有点“玄乎”,但确实能给茶汤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各种茶都可以试试。

第五课:茶叶怎么放不坏?学会这几招,锁住“鲜味儿”!

好茶叶买回来,如果放不好就太可惜了!

• 密封是王道:

最关键的!一定要用铝箔袋或者密封罐把茶叶装好,别让它跟空气“亲密接触”。

• 找个好地儿:

放在阴凉、干燥、没有异味的地方最保险。千万别让阳光直射,也别放在潮湿的环境里。

• 特殊对待:

有些茶得区别对待。比如绿茶、花茶,因为追求鲜爽,最好放冰箱里冷藏保鲜。而普洱茶、黑茶这些需要“越陈越香”的茶,反而需要在通风、干燥的环境里自然陈化,不能放冰箱哦。

第六课:茶叶到底洗不洗?别再纠结啦!

“洗茶”这个环节,很多新手都会问。到底该不该洗呢?

说白了,洗茶并不是一个必须走的流程!

• 从安全角度看:

如果你是在正规渠道买的茶叶,农残啥的都是符合标准的,直接泡着喝完全没问题,不用担心要“洗掉脏东西”。

• 从口感和营养看:

茶叶的“第一泡”其实非常宝贵!很多茶叶里富含的氨基酸、多酚类好东西,在头几秒甚至十几秒就快速溶解出来了。要是直接倒掉,那真是太可惜了!

• 那什么时候可以“洗”呢?

如果你买的散装茶,或者确实觉得茶叶上可能有灰尘杂物,或者你实在担心点啥,可以用90℃左右的水,快速冲泡个5-10秒,然后倒掉。咱们管这个叫“润茶”,可以把干茶润开,也算是个心理安慰吧。

记住,绿茶、白茶这种水温低的,一般就直接喝了,别去“洗”。

红茶、乌龙茶、黑茶这些用沸水泡的,如果你想“润茶”,那第一泡快速出汤倒掉也说得过去。

写在最后的话:

你看,茶的世界虽然大,但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是不是感觉没那么迷茫了?

从认识茶类,到知道怎么泡,再到根据身体选茶、选对茶具、知道怎么存,甚至连“洗茶”这事儿都搞明白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