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茶树,只能制作一种茶?六大茶类,与茶树无关!

今天,有个茶友提了个很有趣的问题:是不是什么茶树就长什么茶,还是同一棵茶树上的茶叶,可以炮制不同的茶?

其实,这个问题在早前介绍六大茶类的系列文章《绿黄白青红黑,哪种茶是你的最爱》最后一篇中,柯老师有简要的做了介绍。

既然今天有朋友提到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详细深入地探讨一下。

首先说结论:理论上,成茶品类与茶树品种是没有关系的。每一棵茶树,都可以制作成六大茶类。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六大茶类的区分,是按照制茶工艺的不同来划分的,而非按照茶树品种来区分。

比如说,华茶5号政和大白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用来制作红茶“政和工夫“的。但是近年来,随着闽红工夫的没落和福建白茶的兴起,政和大白茶成为政和白茶的优异原料。而在政和当地,某些茶农还会采摘政和大白茶去炒制绿茶。

政和白茶(白毫银针)

政和红茶(政和工夫)

再比如说,武夷岩茶作为闽北乌龙的代表,经过挑选和选育,诞生了众多名枞。但是这些名枞,却不仅仅只用于制作乌龙岩茶。近年来,随着正山小种的复兴和金骏眉的兴起,桐木关内菜茶、野茶不够用,也有些茶农会用梅占、金牡丹等名枞的茶青,用于制作武夷红茶。

最出名的莫过于云南白茶。众所周知,云南盛产乔木大叶茶,长期用于制作绿茶、红茶、普洱茶。但是近年来,用白茶工艺制作而成的云南白茶异军突起,因其醇厚的滋味感和霸烈的回甘度,不仅直追福建白茶,也与云南普洱、滇红等当地茶分庭抗争。

云南古树白茶

云南红茶

这一个个的例子都说明,同一棵茶树上的叶子,用不同的工艺,是可以制作不同茶叶品类的。

但是这些理论上的尝试,在茶树品种多如牛毛的中国茶叶市场,其实也不算多。

事实上,每一种茶树,都有其最适合的茶叶品类。

就比如前面提到的政和大白茶,近年来为什么很少用于制作红茶了?这是因为相对于红茶,其制成的政和白茶滋味感更醇厚,品质更好,更能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再比如龙井43品种,其制成的西湖龙井被誉为“百茶之首”、“绿茶皇后”,西湖龙井更是地理标志产品。这种情况下,该种茶树是很少有人会拿去做其他茶类的。

西湖龙井

同样的茶还有大红袍、铁观音等。

因此说,理论上来讲,同一棵茶树上的茶叶,是可以制成不同的茶类的。但是事实上,每种茶树,都有他最适合的茶类,一般茶农也不会将其制成其他茶的。

我是柯老师,一个爱茶、卖茶的胡建人。关注我,每天学点茶知识[灵光一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