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工艺看醒茶、洗茶、用水,到冲泡方法,普洱熟茶好喝的秘诀?

从制作工艺看醒茶、洗茶、用水,再到冲泡方法,普洱熟茶好喝的秘诀?答茶友问:

声明:我不卖茶,只品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昨天,一位茶友看了我关于“普洱生茶好喝的秘诀”一文,觉得和他的观点不谋而合,于是便给我留言:“作者在文章中只介绍了普洱生茶好喝的秘诀,并没有涉及到普洱熟茶,请作者阐述一下普洱熟茶好喝的秘诀是什么?”首先,感谢这位茶友的共鸣和交流。对于普洱熟茶,由于制作工艺不同,选料偏向不同,最终好喝的秘诀肯定喝普洱生茶也不同。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普洱熟茶怎么样才能更好喝,看看它好喝的秘诀是什么?

一、从制作工艺上决定普洱熟茶的选料:

普洱熟茶采用的制作工艺是人工渥堆发酵,这种人工渥堆发酵工艺需要通过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湿度、温度,来实现适度发酵,以实现普洱熟茶最好的口感和香气。在渥堆过程中,会因为高湿而加速发酵,但同时产生的高温如不及时翻堆降温也会造成发酵过重,或者是产生的高温将比较细嫩的原料烧坏,影响最终普洱熟茶成品的口感和香气。人工渥堆发酵就是将晒青毛茶堆成大堆,然后根据发酵要求补充水分、控制温度,在短时间内完成晒青毛茶内含物质的转化,实现陈香润滑的普洱熟茶特性。

正是因为渥堆发酵工艺的这一特性,就要求普洱熟茶的制作原料最好是选择成熟类或者粗老类的原料,因为茶芽类的原料过于细嫩,在制作过程中容易烧坏茶叶或者发酵过重,最终出来的成品普洱熟茶的口感和香气肯定好不到哪里去!虽然对比较细嫩的茶芽类原料采用降低渥堆高度、宽度的方法,但操作不当,还是容易造成损失。一般制作茶芽类的普洱熟茶都是间杂在成熟类或粗老类原料中一起渥堆发酵,待渥堆发酵完成后,再用人工筛捡的方式将茶芽类熟茶挑选出来,费工费时,还会因为吸附成熟类或粗老类原料的杂味,影响品饮感受。虽然现在的渥堆发酵技术有所改进,但使用茶芽类原料单独制作普洱熟茶的还是比较少。比如采用原料比较细嫩的宫廷普洱,采用的多是和成熟类或粗老类原料一起渥堆发酵的工艺制作,就是为了避免茶芽类原料因为高温而影响品质。

综上所述,除了极其高端的普洱熟茶,一般的普洱熟茶采用的原料都是成熟类或粗老类的原料,比如春尾茶、夏茶、秋茶等,很少使用头春茶、春中茶、谷花尖制作普洱熟茶。春中茶是一年中最好的原料,谷花尖次之,头春茶再次,基本上都是用来制作普洱生茶。春尾茶由于采摘于小满季节,接近雨季,故品质更接近于夏茶。多用作制作普洱熟茶,少部分用来制作普洱生茶;而夏茶由于雨水丰富、气温较高,生长非常快,其特点就是含水量大、内含物质积累不足,但由于儿茶素、多酚类含量丰富,特别适合制作高温高湿的渥堆熟茶;而谷花尖采摘过后的秋茶,由于含水量较少,多数会用来制作普洱生茶,少数会视原料品级,挑拣粗老类或成熟类的尾茶来制作普洱熟茶。

二、从制作工艺上决定普洱熟茶的醒茶:

普洱熟茶在制作工程中由于人工渥堆发酵工艺已经完全熟化,经过干燥后就可以出厂售卖,会在短时间内到消费者手中,实现快速变现和新鲜品饮的目的。但由于普洱熟茶在人工渥堆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渥堆味,而这种渥堆味在干仓存储条件下,需要四五年的时间才能散去。若是在湿仓存储条件下,一般仅需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去除渥堆味。若是干仓普洱熟茶,最佳的品饮时间是5---10年;若是湿仓普洱熟茶,最佳的品饮时间是1---6年。

虽然经过存储,渥堆味已经基本消散,但在品饮时还是会在茶汤中感受到渥堆味,这就要求我们在品饮普洱熟茶前,必须对普洱熟茶进行醒茶。醒茶的目的就是去除普洱熟茶夹层或内部的杂味,同时唤醒茶质。具体做法就是先开茶,开茶手法可参考我以前发的文章或者视频,里面有具体的操作过程。开茶时要注意力度柔和,因为普洱熟茶经过渥堆发酵,已经完全熟化,茶叶的条索比较干硬脆弱,若力道过猛极易造成条索破碎,而破碎的茶叶条索在冲泡时会造成内含物质进出过快或是堵塞壶口,影响品饮感受。且由于普洱熟茶面茶和里茶在存放去除渥堆味的过程中接触周边环境的温度湿度不同,面茶接触的多,氧化和微生物生长较快,里茶接触的少,很少氧化或不氧化,所以就造成里茶和面茶发酵程度不同,表现出的口感和香气也不同。所以我们在开茶完成后,要将里茶和面茶充分混合,完整的茶叶和破碎的茶叶充分混合,以保持茶叶品饮口感的始终一致。

将开好的普洱熟茶放置在茶叶外包装纸上,均匀摊开,在阴凉、避光处通风醒茶,这个时间大约需要一周至二周的时间,旨在散去普洱熟茶夹层中的渥堆味。若是超过十年的普洱熟茶或者是湿仓长时间存放的普洱熟茶,建议适当延长通风醒茶时间,一般弄个三周左右就差不多了。主要还是要靠你的鼻子去闻,若是闻着没有渥堆等杂味,可适当缩短醒茶时间。通过醒茶不说你的熟茶能够上升一个档次,但比不醒茶要好喝的多。

三、从制作工艺上决定普洱熟茶是否洗茶:

很多人讲茶叶必须洗茶,不但可以洗去尘垢,还可杀菌,同时唤醒茶质。其实这种说法放在别的类别的茶叶上很有道理。但人工渥堆发酵的熟茶就不适合洗茶了,若非要洗茶,也只有存储10年以上的普洱熟茶可以洗洗,但最好不要洗。普洱熟茶不洗茶的原因如下:

普洱熟茶经过人工渥堆发酵已经完全熟化,在制作过程中利用温度灭杀有害菌,保留有益菌,并不需要洗茶杀菌。而且100℃的水并不能灭杀所有的微生物,有的微生物耐高温,你根本杀不死。且熟茶的内含物质极易浸出于茶汤中,若洗茶除了讲内含物质浪费掉,没有任何的实质性好处。至于说去其尘垢,普洱熟茶适合新鲜品饮,且外面包装严实,灰尘并不容易进入,即便是制作过程中附着在茶叶表面的灰尘,经过渥堆、翻堆、揉捻、压制等工序,你所谓的尘垢早已经与茶叶融为一体,怎么洗,放点洗衣粉都不一定洗的干净,根本就没必要画蛇添足的去洗茶。而且熟茶在开茶过程中很难完全分离,往往是开茶后还是一小坨一小坨的,你洗茶也洗不到里面,你说对不对,别费劲了。对于在湿仓中存储时间较长的普洱熟茶,如果你非要洗洗,那就洗洗,毕竟是高温高湿的环境,存储过程中肯定又滋生了很多微生物,但基本上没什么用,只是一个心里安慰的作用罢了。

综上所述,普洱熟茶洗茶完全没有必要,若洗茶除了造成内含物质流逝,影响口感和香气外,没有任何的实质性作用。

四、从制作工艺上决定普洱熟茶的用水和冲泡方法:

普洱熟茶人工渥堆发酵过程中,需要给茶堆补充水分,已达到渥堆发酵的湿度和温度,从未实现快速熟化的目的。这个补充的水分就是采用的生产企业所在地当地的水源,这与古人所讲究的用水不谋而合,也就是产地水泡产地茶才是茶叶最好的味道。虽然在渥堆发酵过程中添加的水分在干燥过程中蒸发了,但水分所含的矿物质等已经与普洱熟茶成品结合在一起,保留在了熟茶成品中。我们在冲泡普洱熟茶时应该根据这一特性,使用纯净水冲泡,在激发茶性的同时,与产地水的矿物质等结合,出现最好的普洱熟茶茶汤。若使用矿泉水则拼不到真正的熟香。

对于新制熟茶,冲泡时建议使用粗砂扁腹大口的紫砂壶或陶壶,粗砂可增加透气性,有助于散去杂味,并且还可吸附杂味。并且扁腹有助于大叶种茶叶的舒展,从未激发茶性;大口有助于散去杂味,并便于投茶、取茶。由于熟茶的原料多是成熟类或者粗老类,水温一定要高,才能将茶叶的内质激发出来。选择使用100℃的纯净水,沿着壶口避开茶叶快速注水,不要悬壶高冲,以免水温降低。由于普洱熟茶内含物质浸出速度极快,冲泡时要秒出汤,以免茶汤过浓。对于高端的茶芽类的新制熟茶,建议使用85---95℃的纯净水冲泡,以免水温过高导致内含物质浸出过快或者烫伤茶叶。

对于老熟茶,这里指的老熟茶是存放超过10年的干仓熟茶或者存放超过5年的湿仓存储的熟茶,经过长时间的存放,茶性肯定会随着氧化的加深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有所丢失,这时的投茶量一定要加大,不然就显得寡淡无味了。存放时间较长的普洱熟茶,表面的熟香已经基本上闻不到了,但干仓存储的熟茶冲泡后会出现甘甜爽口的熟香,湿仓存储的熟茶冲泡后会有厚滑的口感和各种特殊的香气(樟香、参香、枣香、梅香等)。这是后的老熟茶已经没有什么杂味了,建议选用烧结度高的紫砂壶或陶瓷壶或玻璃壶,意在不透气而锁香。再使用100℃的水高温闷浸,来激发茶质。冲泡时,最好是一泡接一泡的冲泡,中间不要停顿,直至茶叶淡而无色,挤满一大公道杯再喝。这是因为老熟茶的茶性极易陷入沉睡,若是中间停顿,茶叶降温,陷入沉睡,就很难再唤醒了,影响品饮感受。还有一个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煮着喝,按照1:250或1:300的茶水比煮茶,在冷水时将茶叶放入,沸腾五分钟到十分钟再喝,口感和香气最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