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起源于中国,唐代陆羽茶经中说,神农尝百草发现利用了茶.唐代出现了制饼技术,宋代除蒸青团饼茶外有蒸青散茶出现,元代散茶得到较快发展,明代除蒸青散茶以外出现了炒青散茶,用锅炒的干热方法制茶,大大发展了茶的香气,同时相继出现了黄茶、红茶、黑茶、及白茶的加工方法。清代乌龙茶形成规模生产,至此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和乌龙茶(青茶),六大茶类已基本形成。
依据制法和品质特点的不同,中国的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和乌龙茶(青茶)等6个大类。
绿茶绿茶是经过杀青、揉捻、干燥而成的,是一种不发酵茶。其品质特征是清汤绿叶,俗称三绿:干茶绿、茶汤绿、叶底绿,茶香高爽,滋味鲜醇。绿茶由于杀青方法不同分为蒸青、烘青,干燥方法不同分为炒青、晒青。
白茶白茶是一种不揉、不炒的茶叶,工序简单,经萎凋、干燥2道工序而成的,属微发酵茶。白茶分芽茶和叶茶2大类。芽茶如银针,为单芽所成;叶茶如白牡丹、寿眉,是芽叶连枝的茶叶。白茶品质特征芽叶壮嫩,形态自然,满披白毫,汤色浅淡。
黄茶黄茶制法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在揉捻或初干后有焖黄过程,属轻微发酵茶,品质特征:黄汤黄叶、味醇厚。根据焖黄先后:杀青后堆积焖黄的如沩山毛尖;揉捻后堆积焖黄的如蒙顶黄芽、毛火后堆积焖黄的如君山银针。
乌龙茶乌龙茶(青茶)是经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而成的,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产区不同可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潮州乌龙、台湾乌龙。乌龙茶的共同特征绿底红镶边,有天然花香。闽北乌龙以武夷山大红袍和肉桂为代表,是一种条状乌龙茶。闽南乌龙以铁观音和黄金桂为代表,呈半球状。潮州乌龙茶以单丛为代表,也是条形乌龙茶。台湾乌龙茶外形多样、洞顶乌龙和高山乌龙为半球形,文山包种是轻发酵的条形茶,东方美人茶茶芽肥大、白毫显露,红、黄、白、绿、褐五彩相间,色泽鲜艳。
红茶红茶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成,是全发酵茶。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制法和品质的差异分为:小种红茶如武夷山的正山小种;工夫红茶如祁红、滇红等,红碎茶分叶、碎、片、末茶等4种。
黑茶黑茶经萎凋、揉捻、渥堆、干燥而成的。渥堆是形成黑茶的关键工序。黑茶一般粗大,都作为制饼茶、砖茶的原料,后发酵茶。品质特征为黄汤褐叶、味醇浓。根据渥堆的先后工艺分为:杀青后渥堆,揉捻后渥堆如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六堡茶;晒干后渥堆的如普洱茶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