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泡不好茶?记住这5个关键,任何茶叶都能喝出高级感

大家好,开茶店这些年,最常被茶友问的就是:“这茶该怎么泡啊?水温多少合适?放多少茶才不苦?”

其实我刚开始喝茶时,也踩过不少坑——用沸水冲龙井,结果泡出一锅“中药汤”;泡普洱时随手抓一把,喝着又浓又涩;甚至用马克杯闷白茶,半天后尝一口,连茶香都没了。后来摸透了规律才发现,不管什么茶,冲泡的核心逻辑都差不多,掌握5个关键点,新手也能泡出好喝的茶。

一、投茶量:别凭手感瞎抓,按“比例”来最靠谱

很多人泡不好茶,第一步就错在放多少茶上。有人觉得“多放茶才够味”,抓一把绿茶扔进杯子,泡出来又苦又涩;有人怕浪费,只放一小撮,喝着跟白开水没区别。

其实有个通用的“懒人比例”:150毫升水配3-5克茶,大概就是日常喝汤的白瓷勺,平平一勺的量。但不同茶类得微调,不然口感还是差一截:

- 绿茶、新白茶这类叶片薄的,3克就够了,多了容易出涩味,像龙井、白毫银针,放多了反而糟蹋鲜爽劲;

- 红茶比如祁门红茶、正山小种,条索紧实,放4克刚好,能泡出那种甜甜的蜜香、桂圆香;

- 普洱茶(尤其是熟茶)、老白茶质地粗,得放5克,不然泡不出陈香、木香,喝着寡淡。

要是用盖碗(一般100毫升),就按“100毫升水配2-3克茶”算。新手不用怕麻烦,先从少的量开始,这次喝着淡了,下次就多放一点,喝两次就找到自己喜欢的浓度了。我店里常有顾客说“不知道放多少”,我都会让他们先按3克试,慢慢调,比死记硬背靠谱多了。

二、水温:别总烧到100℃,看“茶叶嫩度”下热水

“泡什么茶都用刚烧开的沸水”,这是很多人的固定思维,可偏偏娇嫩的茶最怕这个。我之前见过有人用刚烧开的水冲碧螺春,茶叶一进杯子就“烫熟”了,茶汤发黄,喝着又涩又苦,好好的鲜爽味全没了。

其实水温的规律特简单:茶叶越嫩,水温越低;茶叶越老,水温越高。不用记复杂的数字,记“嫩茶低温、老茶高温”就行:

- 像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这些芽叶嫩的绿茶,80-85℃最合适。怎么判断水温?烧开水后晾2-3分钟,手摸杯子壁不烫手,大概就是这个温度;

- 新白茶、祁门红茶、金骏眉这些,用90℃左右的水。水烧开后晾1分钟,或者稍微掀着壶盖放一会儿,温度就降下来了,既能把香气逼出来,又不会让茶汤发涩;

- 老白茶、普洱茶(生熟都算)、黑茶这些,就得用100℃的沸水。这类茶要么放了好几年,要么发酵度高,只有沸水才能把里面的陈香、枣香、木香泡出来,用温水泡根本没味道。

三、冲泡时间:别闷着不管,“快出汤”才不浪费好茶

很多人泡完茶就放那儿,等想起来喝的时候,茶汤已经又浓又涩了——尤其是绿茶、红茶,闷上几分钟,再好的茶也毁了。我之前有个顾客,用马克杯泡正山小种,泡了半小时才喝,说“怎么喝着像树皮味”,其实就是闷太久了。

冲泡时间的核心是:第一泡快出汤,后面逐泡延长。给茶叶“慢慢释放味道”的时间,别一上来就闷:

- 绿茶、清香型红茶(比如正山小种、金骏眉),第一泡15-20秒就得倒出来,像倒水一样快,别留一点茶汤在杯子里。要是用盖碗,单手拿着盖碗,倾斜45度,几秒钟就能倒完;

- 白茶、普洱茶,第一泡可以稍慢些,25-30秒出汤,让茶叶充分舒展。比如老白茶,第一泡慢一点,后面的味道才匀;

- 到了第二、三泡,每泡比上一泡多等5-10秒就行。比如绿茶第二泡25秒,白茶第二泡35秒,这样后面的茶汤浓度才均匀,不会出现“第一泡淡、第二泡浓”的情况。

要是用马克杯泡,记得泡好后把茶叶捞出来,别让它一直泡在水里。我店里有顾客说“办公没时间盯着”,我就建议他们用带滤网的马克杯,泡够时间就把滤网提起来,这样就不怕闷涩了。

四、水质:别忽略“水的味道”,好水才能泡出好茶本味

“水为茶之母”这话真没说错。我之前在老家泡老白茶,用的是山泉水,喝着又甜又润;到了城里用自来水泡,总觉得有股“怪味”,茶香也淡了不少。后来才知道,问题出在水上。

自来水含有氯,直接用会让茶汤带一股“消毒水味”,还会破坏茶香;而纯净水、矿泉水水质软,能最大程度保留茶叶的本味,是“万能水”。

- 要是在家泡,优先选纯净水或矿泉水,超市买大桶的就行,不贵;

- 要是用自来水,记得先接水放一会儿,让氯挥发掉,或者烧开后开盖晾1分钟,能减少不少怪味;

- 别用矿泉水里的“矿物质水”(比如含太多钙、镁的),泡出来的茶汤容易浑浊,影响口感。我试过用某款高矿物质水泡普洱,茶汤里飘着一层小颗粒,喝着也没那么顺。

五、器具:别只用马克杯,选对器具茶香更足

有人觉得“器具不重要,能装水就行”,其实选对器具,茶的味道能上一个台阶。我刚开始用马克杯泡白茶,总觉得香味散得快;后来换了盖碗,一盖碗下去,枣香、药香全出来了,才知道器具真的影响口感。

不同茶配不同器具,不用买太贵的,实用就行:

- 绿茶适合用玻璃杯。透明的杯子能看到茶叶在水里“跳舞”,比如龙井泡开后,叶片竖起来像“立着的针”,好看又能及时观察茶汤颜色,一旦变深就赶紧出汤;

- 红茶、白茶用盖碗最好。盖碗密封性好,能锁住香气,出汤也快,不会闷坏茶叶。新手可以选100毫升的小盖碗,单手就能操作,不容易烫到手;

- 普洱茶、老白茶用紫砂壶绝配。紫砂壶透气性强,泡普洱能慢慢激发陈香,泡老白茶能泡出枣香,而且越泡越醇厚。我店里有把用了5年的紫砂壶,专门泡老普洱,现在哪怕不放茶,倒热水进去都有股陈香味;

- 要是办公喝,带滤网的马克杯也可以。记得泡好后把滤网提起来,别让茶叶一直泡着,不然还是会闷涩。

其实泡茶真没那么多“规矩”,这5点就是个“基础框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比如你喜欢喝浓点的红茶,就多放1克茶;喜欢淡点的普洱,就少泡5秒。

我刚开始泡茶时,也总记不住这些,后来每天泡一杯,慢慢就摸透了——今天泡绿茶放多了,明天就少放一点;这次水温高了,下次就晾久一点。喝茶本来就是为了舒服,不用追求“标准答案”,自己喝着顺口,就是最好的冲泡方法。

你平时泡茶最常遇到什么问题?是水温掌握不好,还是总泡得太浓?可以跟我说说,咱们一起找解决办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