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正在偷偷“变坏”!家庭存茶指南,掌握这7点,茶叶越放越新鲜

“呀,这茶叶怎么一股霉味?” 兴冲冲打开茶罐,结果一股不好闻的“怪味”扑面而来。

本来花了点钱买来的心头好,可能还没怎么喝呢,就这么“变质”,变成了“垃圾茶”,心里那个疼啊!

茶,它不像有些干货那么皮实,如果保存不当,不光是味道会跑掉,甚至还会发霉变质,产生对身体不好的东西!

所以,要会喝好茶,还要会存好茶。那怎么才能让它们在家“安然度日”,一直保持新鲜,味道不跑偏呢?

送你一份实用的“家庭存茶指南”,跟着这几点做,帮你避开那些存茶的“坑”,让你的茶叶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甚至某些茶还能越存越好!

家里存茶,这7件事千万别忽略!

存茶这活儿,看着好像挺简单,往罐子里一扔就行了,但真要存好,里面可是有不少细致的地方。

稍不注意,可能整包茶就都坏了。下面这7大注意事项,你可一定要知道:

1. 离那些味道大的东西远点儿!

茶叶有个特点,就是特别爱吸味儿。

所以,千万别把茶叶放在味道重的地方,比如厨房灶台边上、油烟大的地方,或者卫生间这种湿气重、有异味的地方。

更不能跟樟脑丸、香水、化妆品这些味道浓烈的东西放一块儿!不然,你的茶叶很快就会变成“怪味茶”,直接就“毁”了,没法喝了。

2. 找个“小黑屋”,躲开光!

阳光是茶叶的“加速器”,它会让茶叶氧化得特别快,颜色变、味道变,很快就坏了。

所以,存茶叶得找个阴凉避光的地方,卧室的柜子里、书房的抽屉里都行,就是别让它直接晒太阳。

最好用不透明的罐子或者袋子来装茶叶,给它一个密闭阴凉环境。

3. 每个茶都得有自己的“房间”,别混住!

不同种类的茶叶,绿茶、红茶、普洱、白茶,它们自己都有独特的香气和“脾气”。

如果把它们混在一个罐子里或者袋子里,香味会互相影响,这叫“串味儿”。

结果就是,所有茶的味道都变得怪怪的,影响品质。所以,不同的茶一定要分开单独存放,最好用不同的罐子或者密封袋装好。

4. 保持干燥,干燥最最重要!

潮湿是茶叶的“头号天敌”!

湿度大了,茶叶特别容易吸水、发霉变质。

所以,存茶叶的环境一定要干燥,别放在潮湿的角落。家里地面、墙壁的湿气比较重,所以茶叶最好离地离墙存放。

如果赶上空气湿度大的季节(比如南方回南天、梅雨季),可以在放茶叶的柜子或者容器里放点干燥剂,帮它吸吸湿气。

5. 开封了就赶紧封好,别让它“呼吸”!

空气里的氧气也会让茶叶氧化,让它变质、变味儿。

所以,茶叶罐或者包装袋开封了之后,每次取完茶叶,一定要赶紧把盖子盖紧,或者把袋子封好。

别让茶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里“自由呼吸”,那样它会很快“衰老”的。

6. 手湿湿的可别抓茶叶!

这个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小细节!

洗完手,手可能还有点湿漉漉的,或者手上有汗,直接去抓茶叶,手上的水分就会转移到茶叶上,导致茶叶受潮。

湿气一旦进去,就容易引起茶叶变质。所以,拿茶叶的时候,最好确保手是完全干燥的,或者用茶匙、茶夹等工具来取。

7. 隔段时间看看,不对劲儿赶紧处理!

存茶不是一劳永逸的,最好隔一段时间就打开来看看,闻闻有没有奇怪的霉味,看看颜色有没有变,有没有潮湿结块的情况。

如果发现哪包茶不对劲儿了,赶紧把它单独处理掉,别让它影响到其他茶叶!这就是及时止损。

存茶得有原则,这些“黄金法则”记心上!

总结一下,想让你的宝贝茶叶“住”得舒服,保持最佳状态,其实就是记住几个大原则:

避光存:

躲开阳光直射,找个阴暗的地方放。

常温、阴凉存:

别太热也别太冷,找个不晒也不靠近暖气空调的地方放,保持室温就行。

干燥,通风:

保持存放环境干爽,偶尔通通风也挺好。

用完赶紧封口:

每次拿茶叶,包装袋或罐子马上封严实。

不放在异味大的地方:

远离厨房、卫生间、香水堆这些地方。

定期检查,提前预防:

时不时看看茶的状态,早发现早处理。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提醒:

不是所有茶叶都喜欢放冰箱!

绿茶、黄茶,还有一些轻发酵的乌龙茶(比如清香型铁观音):

这些茶比较娇嫩,对温度和湿度敏感,容易变质或者香气跑掉。

它们喜欢“睡觉”,所以最好放在冰箱里冷藏保存。

但是放冰箱一定要注意,必须彻底密封好,不然冰箱里的各种味道都会被茶叶吸进去,那就彻底毁了!

其他茶叶,像红茶、黑茶、白茶、重发酵的乌龙茶(比如大红袍、浓香型铁观音)等:

这些茶相对稳定,常温保存就行,不需要放冰箱。只要放在阴凉、干燥、避光、密封好的地方就可以。

白茶和黑茶如果想“越陈越香”,还需要一定的通风条件,但也要避免湿气。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