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人们!平时喝完茶,是不是习惯性把茶渣一股脑倒掉?千万别!这些被你忽视的茶渣,其实藏着茶叶好坏的 “惊天秘密”!在专业茶圈,看叶底(也就是泡剩的茶渣)和看干茶、闻香气、尝滋味一样重要,是品茶时绝对不能跳过的关键步骤!今天就手把手教你,如何从叶底一眼看穿茶叶的 “真面目”,以后买茶再也不怕被坑!
一、嫩度:摸一摸,捏一捏,好坏立现

很多茶叶没泡开时紧紧卷缩,根本看不出里面藏了多少芽头嫩叶。但泡开后的叶底,就像打开了 “照妖镜”,采摘级别一目了然!想知道茶叶嫩不嫩,光用眼睛看还不够,得上手捏一捏!记住这几个小技巧:
手感辨嫩老:手指捏起来柔软有韧性的,妥妥嫩度好;摸起来硬邦邦,一松手就弹开的,基本是老叶没跑了。
叶脉藏玄机:摊开叶片,叶脉平滑得像绸缎的,嫩!要是摸起来凸凸的,那就是老叶。
锯齿见真章:叶子边缘锯齿圆润平和的,嫩;锯齿锋利明显的,老。
叶肉定品质:叶肉厚软的,那是高山优质茶,内含物质丰富,喝起来滋味醇厚;柔软但薄的,多是台地茶;又硬又薄的,品质就差强人意了。
二、色泽:颜色亮不亮,全靠对比看

叶底的颜色,直接暴露了茶叶原料和加工工艺的 “水平”!不过观察时可得注意,最好把几款茶放在一起对比着看,不然光线、环境一干扰,很容易看走眼。判断标准记住这两点:
颜色要 “正宗”:不同茶类有不同的 “理想色”!绿茶以嫩绿、黄绿、翠绿为佳,深绿色就差点意思,要是出现爆点、焦叶、红叶,那品质堪忧;乌龙茶讲究 “绿叶红镶边”,通过红绿面积比例,就能判断发酵程度。
色泽要 “鲜活”:好茶叶底就像初春雨后的嫩芽,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亮泽!这种 “亮”,是文字很难形容的,一定要亲眼见过才知道,和秋天黯淡的树叶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三、匀度:大小齐不齐,采茶工艺见高低

虽然匀度在叶底判断中没那么重要,但也能反映不少问题!所谓匀度,就是看茶叶的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是不是均匀,这和采茶、加工管理有很大关系。有些茶农采茶 “粗放式” 一把抓,或者茶厂把不同批次的茶叶随意混在一起加工,泡开后叶底就会大小不一,这样的茶,品质自然好不到哪去!
四、舒展度:泡得开才是好工艺
大多数茶叶制作时都会经过揉捻工序,而工艺好不好,开水一冲就知道!工艺过关的茶叶,高温冲泡后叶片会自然舒展,像乌龙茶这种揉捻较重的茶,即便完全舒展后有点卷曲也是正常的。但要是叶底泡开后像纸片一样摊平,或者怎么泡都缩成一团,那肯定是工艺出了问题!比如有些茶厂用重火炭焙掩盖茶叶缺陷,这种茶的叶底往往紧缩黑硬,一抓一个准!
隐藏彩蛋:等茶渣凉了,别忘了闻闻 “冷香”!这可是辨别茶叶好坏的又一 “秘密武器”,香气持久、清幽的,品质不会差!
现在再喝茶,可别着急倒茶渣了!按照这几个方法多练练,轻松变身 “茶叶鉴别大师”!你平时喝茶会观察叶底吗?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大家一起交流涨知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