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茶友小游兴冲冲拿出一罐「百年古树老白茶」,拆开后干茶条索粗犷,泡开后汤色橙红、花果香里竟带着酸韵 —— 可这股味道,跟白茶本该有的清雅毫香完全不沾边!
见多识广的茶友老王当场戳破:「云南大叶种根本不是白茶树种,这工艺怕不是炒过揉过吧?」
今天就带大家认清白茶圈的三大「李鬼」,从此买茶不踩坑!
李鬼一:非白茶树种,别被「古树」「大叶种」骗了!
核心真相:白茶树种有「准入门槛」!
正宗白茶树种:

福鼎大白茶、大毫茶(制白毫银针、白牡丹)
水仙茶树(制贡眉、寿眉,滋味醇厚)
群体种(传统贡眉原料,风味独特)
典型冒牌货:
「云南白茶」:用大叶种晒制,本质是晒青毛茶(普洱原料),没有白茶的毫香蜜韵。
绿茶 / 红茶树种冒充:用外地菜茶鲜叶做「白茶」,喝起来要么苦涩、要么香气怪异,就是没白茶的「灵魂」!
民间谚语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茶树品种不对,做出来的茶自然「血统不纯」!

李鬼二:瞎改工艺的「创新白茶」,都是挂羊头卖狗肉!
白茶工艺精髓:不炒不揉不刻意发酵,只靠萎凋 干燥!
正宗工艺怎么做?
萎凋:鲜叶摊晾,靠自然呼吸转化物质(日光萎凋 / 室内萎凋最正宗)。
干燥:低温慢烘,把水分锁在安全线内,保住鲜爽感。
假工艺案例:「月光白」为啥不算白茶?
夜间萎凋时间过长,环境潮湿难控,还省去干燥步骤,成品带着明显酵感、酸味,本质是「轻发酵茶」!
还有商家给白茶「杀青 揉捻」,做成卷曲的「绿茶模样」,喝起来全无白茶的清甜!
记住:加了炒、揉、发酵的茶,就算叫「白茶」也是冒牌货!
李鬼三:乱标等级的「荒野白茶」,套路比茶还深!

白茶等级靠采摘标准说话,不是靠「荒野」「古树」炒作!
正宗等级怎么分?
等级采摘标准特征
白毫银针单芽(春茶首轮顶芽)芽肥、白毫密
白牡丹一芽一叶 / 二叶芽叶连枝,叶抱芽心
贡眉群体种一芽二 / 三叶芽叶较小
寿眉一芽三 / 四叶,带茶梗叶片大,梗明显
商家套路曝光:
用秋茶芽头冒充「白毫银针」:秋茶芽叶瘦小、白毫少,喝起来苦涩,只能算寿眉!
只标「荒野白茶」不标等级:可能就是粗老寿眉换了个包装,用概念骗你多花钱!
划重点:「荒野」是环境,等级看芽叶!不标具体等级的,都是耍流氓!
结尾:真白茶的「三要素」,记牢这 3 点不踩坑!
想买到正宗白茶,认准这三个硬标准:
树种对:大白茶、大毫茶、水仙、群体种;
工艺纯:不炒不揉,只有萎凋 干燥;
等级明:按芽叶标准标清银针 / 牡丹 / 贡眉 / 寿眉。
茶友们,你买白茶时遇到过假货吗?评论区说说你的经历,让更多人避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