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大揭秘:从茶圈“小白”到懂茶达人的必修课

|本文由:山前村福鼎白茶原创

|作者:念子

近几十年,中国茶叶市场风起云涌,铁观音的清香、金骏眉的蜜香、老班章的霸气、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轮番登场,如今,福鼎白茶正以“黑马”之姿闯入大众视野。过去它主要出口海外,如今却在国内掀起热潮,但很多人对它一知半解,今天念子就系统聊聊白茶,让新手快速入门!

一、白茶,到底属于什么茶?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中的一员,属于微发酵茶。它的制作工艺简朴,以萎凋、干燥为主,不杀青、不揉捻,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的天然风味。这种工艺赋予了白茶独特的后期转化能力,新茶清新鲜爽,随着时间沉淀,会逐渐转化为香气悠扬、滋味醇厚甘美的老白茶。

二、白茶是凉性还是热性?

这是很多新手关心的问题。白茶的茶性不能一概而论,主要取决于陈化程度。新白茶(当年或年份较短的)茶性偏凉,不过达不到“寒凉”的程度,具有清凉、解暑、去火的功效,适合夏季消暑解腻,清热去火。而老白茶(经过多年陈化的)茶性温和,趋于平和,温润甘醇,四季皆宜,冲泡、煮饮都很合适。

三、白茶的四大基础品类

白茶有四大基础款: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 1、白毫银针:用单芽制作,毫香蜜韵突出,顶级的白毫银针每500克需采摘3万颗芽头,“一旗一枪”的结构饱满挺直。

· 2、白牡丹:采摘一芽一、二叶,芽头秀挺,叶片细窄,像春日嫩柳叶,花香清雅。

· 3、贡眉:新国标后特指用群体种(菜茶)原料制成的白茶,相对小众。

· 4、寿眉:一般采一芽三、四叶,产量最大,价位亲民,是主流口粮茶,春、秋皆有产出,带有馥郁花香,汤水稠润。

这里要纠正一个常见误解,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是平级品类关系,并非等级高低关系。等级高低只在同一品类内比较,比如头采银针/中期银针/尾期银针、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白牡丹、一级/二级寿眉。

四、白茶的外观与汤色

很多人以为白茶是“芽白、叶白、汤白”,其实不然。白茶芽头覆盖白色茶毫,但底色是绿的;叶片以绿色为主,背面有白毫。汤色因品类和年份而异,新茶银针汤色偏浅,老寿眉饼汤色较深,好白茶的汤色绝不会完全像白开水一样透明。

五、安吉白茶与福鼎白茶,别再混淆啦!

安吉白茶是绿茶,福鼎白茶是白茶,二者区别很大。安吉白茶产自浙江安吉县,采自“白叶一号”茶树鲜叶,采用绿茶工艺制作,有杀青步骤,需趁鲜喝,不宜久存。福鼎白茶产自福建福鼎,以大白茶、大毫茶或群体种茶树品种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工艺制成,可长期存放。

六、新手入门选购建议

对于新手,推荐优先从寿眉或白牡丹开始尝试,之后再进阶到白毫银针。寿眉产量大,价格亲民,试错成本低;滋味饱满甘润,容易喝懂和欣赏白茶的美妙;尤其是秋寿眉,叶片蜡质层厚,耐冲泡,对新手冲泡技巧要求低,容错率高。

七、白茶的储存与品饮

白茶工艺简朴,不杀青、不揉捻、不焙火,极致天然。它可喝可藏,新茶老茶风味各异。泡法也多样,杯泡、盖碗、煮饮(老茶)均可。储存时只需遵循“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原则,常温保存即可,无需放入冰箱。

白茶就像一位低调的隐者,在茶圈中默默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相信你已经对白茶有了全新认识。别再盲目跟风,掌握这些要点,你也能成为懂茶达人,尽情享受白茶带来的美妙体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