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能不能放冰箱保存~储存茶叶有方法,答案来了

灶台边那罐龙井长毛的时候,张婶差点把锅铲扔了——两千块一斤的明前茶,一梅雨季就废了,心疼得她直跺脚。

为啥农村家家都有茶,却年年有人踩坑?

我蹲在门槛上想了半天,觉得不是不会喝,是压根没把存茶当回事。

先说冰箱。

城里人都爱把茶往冷藏室一塞,可生普洱一冻就出事。

去年隔壁李叔把一饼冰岛放冷冻,拿出来水珠直冒,茶面起了白霜,泡出来一股水腥味。

绿茶倒能冻,但得用铁皮罐加两层塑料袋,不然串了冰箱里剩菜的味,喝起来像涮锅水。

毛尖娇气,半年就得喝完,别指望放一年还鲜。

土法子其实更稳。

石灰罐听着老派,真管用。

粗陶坛底铺一指厚的生石灰,盖三层宣纸,绿茶扔进去,过年拿出来还是青豆香。

原理不玄,石灰吃潮,宣纸挡灰,茶叶自己慢慢呼吸,不坏。

竹篾篓挂梁上存黑茶,得记得每月翻一次茶饼,不然挨着篓子的那面会闷出酸馊味。

灶台余温更妙,红茶放灶旁小罐里,炒菜的热气烘着,茶汤厚得像米汤,但离火得有一拳远,不然烤成柴火味。

最怕串味。

去年有人用化肥袋装菊花茶,喝出尿素味,差点把客人送走。

后来换成晒干的倭瓜瓢,空心透气,还带南瓜甜香。

记住,茶叶比狗鼻子还灵,油烟、肥皂、樟脑丸,沾一样就毁。

现在年轻人玩新花样,食品级密封罐加脱氧剂,真空机抽得瘪瘪的,确实能多撑半年。

但老茶客还是认土法——恒温恒湿柜再智能,也比不上石灰罐里那层宣纸的“人味”。

说到底,存茶存的是记忆,张婶那罐发霉的龙井,后来晒干碾碎做了茶枕,夜里枕着山雾味入睡,也算没白糟蹋。

秋茶要来了,别急着炫技。

先摸透自家厨房哪块最干燥,哪块最避光,再决定是挂梁还是塞罐。

茶不会骗人,你怎么待它,它怎么回报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