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人在无聊的时候,喜欢探索和总结。
探索未知,总结已知。
如果把未知和已知放在一起,那就会成为一道无解的命题。
比如,时常有人提起的经典议题:六大茶类的最终归宿,是普洱茶。
是的,云南茶人以及普洱茶的销售商们,在说起这个论点的时候,使用的可不是疑问句,而是肯定句。
他们和她们肯定地认为,无论你尝过了多少茶类,最终,都会归属于普洱茶。
正如老男人过尽千帆之后,都会喜欢保姆兼花瓶型的女人。比如某某,比如某某某....
正如每一个登山爱好者的心目中,最终要去征服的圣地,一定是珠穆朗玛峰。
但其实,所有的肯定与绝对,其实都太过于肯定和绝对。
未来之所以令人期待,正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
你已经当了先知,开了天眼,先行知道了结局,那这部剧,还有什么可刷的呢?
多无趣。
不如直接换台。

殊途同归,用在喝茶这件事情上,是不成立的。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体现出来的味觉差异也自然不同。
有人喜欢味道重的,有人喜欢味道柔的。有人喜欢香的,有人喜欢水醇厚的。
环肥燕瘦,都有人爱。
龙生九子,九子不像龙。
每个人入茶圈的时候,接引的茶是不一样的,而一路喝下来,经历的茶自也是不一样的,到了最后,归属的茶,当然,更加不可能是一样的。
有大部分人是一样的,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份额了。
要想所有人都一样,那是非常难的、不可能实现的、跟男女真正平权一样,是永远难以成就的五指山。
除非山无棱,天地合。

其实,喝遍六大茶类之后的最终归宿,还真的不一定就非得是,普洱茶。
普洱茶推祟派为何会大力鼔吹普洱茶为喝茶最后的收官呢?
盖因,普洱茶味道重。
无论是生普还是熟普,生长地区的气候特性,决定了茶叶当中内含物质的类型和数量。
普洱茶大多生长在西双版纳地区,该地的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核心特点是:
1、全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
2、干湿季分明,雨季集中全年80%以上的降水量。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茶树一直生活在比较温热的环境中,苦涩味的物质较多生成。
另外,旱季的时候降雨量太少,日照太多,也容易让茶树生成更多的苦涩味物质。
是以,重口味就成为了普洱茶的标签。
哪怕是老班章易武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普洱茶优质产区,由于气候类型的特殊性,其叶片内的苦涩味物质,较其它气候类型的茶叶产区而言,仍旧算是多的。
喝茶的时候,一款茶一款茶地喝过去,一款茶一款茶地爱过去,喝到普洱的重口味,刺激浓烈,又苦又涩,回甘极强极快极重,自然就惊艳到了。
于是他们才敢于下断言,六大茶类的最终归宿,是普洱。

普洱茶终结派的理论核心,是,从按部就班到离经叛道,人一定会沉迷于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感受里,不能自拔。
现实的例子就是那位首富。
首富跟前妻,一位同样出身长青藤名校的,规行矩步的女精英,生活了近四十年。
儿女双全,但日子平淡如水。
不甘于人生就此过去的首富,一头扎入了一位老辣妹的爱情里。
她带着他开飞机,滑翔,潜水,体验各种首富前半辈子从来不敢尝试也没想尝试的极限运动。
她带着他去结交另一个圈层的朋友,跟她的前夫一起打牌,航海,体会不同的关系以及出格的关系。
她还给了他充分的崇拜,认同,满足他的自尊与骄傲。
这一切,都是他那位乏味的前妻所不能带给他的。
这是另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他闯入,新鲜,新奇,激动不已,不愿意离去。
哪怕因此受全世界嘲笑,也满不在乎。
那是他的爱情,谁也替代不了,谁也改变不了。
谁也不懂他,只有她懂。
这种对抗全世界的快乐,只有他和她懂。

看吧,老男人最终其实不一定臣服于小保姆。
只要他足够有钱,臣服于老辣妹也是可以的。
所以,喝茶到了最后,白绿黄红青黑,五种茶喝下来,到最后一种的时候,未必会臣服于普洱茶。
正如小保姆与老辣妹,不同的风格,但都在人类喜欢的范畴里。
喜欢激烈的,归属于普洱;喜欢风清云淡的,归属于白茶;喜欢醇厚隽永的,归属于青茶;喜欢甜蜜美好的,归属于红茶....
最终上谁收了你的味蕾?
到了盖棺那天,才可定论。
在这之前,所有的喜欢,都是过客。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