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个茶叶冷知识,知道6个算你牛,全懂的是茶圈“扫地僧”!

喝茶的你会月入百万

天天喝茶的你,真的了解这片东方树叶吗?说不定你以为的“常识”,其实都是容易踩坑的误区!今天整理了36个超实用的茶叶冷知识,能说对6个以上,妥妥是隐藏的茶圈大神,全知道的话,我直接给你鞠躬!

1.英文“Black Tea”≠ 红茶

先从入门级坑说起,很多人都被名字骗了!红茶叫“Black Tea”,可不是因为颜色红,而是当年英国人看到干茶乌黑发亮,随口喊出来的,这名字一用就是几百年。但千万别把它和黑茶搞混,黑茶的英文是“Dark Tea”,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2.洞庭碧螺春产地≠湖南洞庭湖

洞庭碧螺春,听着像湖南洞庭湖的特产,实则产自江苏洞庭山。

3.大红袍≠红茶

大红袍带个“红”字,却是正经的乌龙茶。

4.安吉白茶≠白茶

安吉白茶名字里有“白”,却是按绿茶工艺做的,所谓的“白”。

5.工夫红茶≠功夫红茶

要分清“工夫红茶”和“功夫红茶”,前者指制作费工费力,后者是冲泡的手艺,不过现在大家混着用也没人较真啦。

6.关于熟普

重点提醒:普洱熟茶的渥堆工艺1973年才定型,市面上说自己是50年代熟茶的,大概率是忽悠人!

再来说说进阶知识点,越看越有意思!

7.古人居然用茶叶当牙膏用,嚼一嚼就能清洁口腔、去异味,比现在的薄荷糖还实用。

8.干茶上的小绒毛可不是脏东西,那叫茶毫,是茶叶鲜嫩的象征,就像碧螺春“满身披毫”才是好品质。

9.判断绿茶新不新鲜也有小技巧,新鲜的一捏就碎,陈茶则韧韧的捏不烂。

10.喝红茶时遇到“冷后浑”别慌,不是茶坏了,是茶多酚和咖啡碱结合的产物,说明茶叶营养足着呢!

10.还有抹茶,可不是简单的“喝茶”,而是把茶叶磨成粉全喝下去,营养一点不浪费,这才是真正的“吃茶”。

11.你以为中国人人均喝茶最多?错啦,冠军是土耳其,是不是颠覆认知?

12.茶树更是长寿选手,能活上千年,树龄越老,茶汤越甜滑,这可是时间沉淀的美味。

资深玩家级知识点,学会了能在茶局上露一手!

13.正山小种的“松烟香”太特别了,传统工艺用松针松柴熏制,喝着有桂圆干香和烟熏味,越品越有味道。凤凰单丛的“鸭屎香”名字听着接地气,

14.香气却高雅,现在还有个好听的别名“银花香”,千万别因为名字错过它。

15.君山银针是黄茶不是白茶,冲泡时“三起三落”的景象,看着就有意思。

17.白牡丹茶的外形绝了,绿叶夹着银白色毫心,泡开后像蓓蕾初放,颜值和口感双在线。

18.泡过的茶渣别浪费,晒干后放冰箱、鞋柜,是天然除味剂,环保又实用。

19.茶树的果实还能榨油,茶籽油营养价值超高,真是全身都是宝。

20.“拼配”不是劣质茶的代名词,是为了稳定品质、调出独特风味的工艺,别再误解啦!

最后是大神级冷知识,茶店老板可能都被问住!

21.茶树也会开花,那花带着淡淡的蜜香,单独做成“茶树花茶”,喝着别有一番风味。

22.除了水,茶就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没有之一。

23.“以茶代酒”的典故源自三国东吴的孙皓,没想到喝茶还藏着历史故事。

24.在古代边疆,茶叶可是战略物资和硬通货,“以茶治边”是重要国策,原来茶叶还有这么大的政治分量。

25.唐代赵州从谂禅师的“吃茶去”,是著名的禅宗公案,意在破除分别心,喝茶还能悟人生哲理。

25.铁观音的“观音韵”特别奇妙,是香气、滋味、回甘、生津的综合体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6.茶叶里的咖啡碱和咖啡里的咖啡因不一样,它和茶多酚结合后,释放更温和持久,喝着不容易心慌。

27.还有普洱生茶,就算放再久也变不成熟茶,两者工艺本质不同,熟茶是人工渥堆发酵,生茶是自然氧化,别再被忽悠了。

28.大红袍母树2006年就停采保护了,现在喝到的都是二代或商品大红袍。

古人说“茶之味,淡而悠远;茶之韵,雅而深长”,喝茶不只是解渴,更是一场探索的旅程。这些冷知识藏着茶叶的千年智慧,也藏着生活的小趣味。下次喝茶时,不妨和朋友分享这些知识点,既能增添乐趣,又能读懂茶的另一面。茶的世界看似简单,实则包罗万象,愿你在品茶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唇齿间的清香,也能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知识与快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